搜索关键词:中俄科技园科技成果
当前位置: 主页 > 聚焦高新区 >

【小薇看高新】生机勃勃,就是烟台高新区的样子

时间:2020-03-10 16:13来源:胶东在线 作者:admin 点击:
艰难困苦 全力以赴 齐心协力 助力复工 生机勃勃 这就是烟台高新区的样子 走进烟台高新区泰利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阵阵机器轰鸣声中,数十名工人面戴口罩,有条不紊
艰难困苦
全力以赴
齐心协力
助力复工
……
生机勃勃
这就是烟台高新区的样子
……
 

走进烟台高新区泰利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阵阵机器轰鸣声中,数十名工人面戴口罩,有条不紊地操作着设备,赶制订单,一幅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泰利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加工生产。

      


工人们正在赶制汽车配件


“随着疫情形式持续向好,我们对后期市场依然看好,目前正在赶工年前的客户订单。”副总经理邵东强说。

                                   

 

为了保障企业持续生产运行不中断,泰利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于2月17号正式复工生产,成为烟台高新区较早打响复工第一枪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复工复产率达80%以上,产能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烟台高新区区工委委员于红绫赴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与企业一起商讨解决目前发展遇到的问题。

    在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烟台高新区工委委员于红绫调研时对企业摆脱疫情影响,快速恢复生产,并在一二月份各项指标较去年同期均实现增长的局面给予高度评价。另外就企业提出的相关发展诉求,也分别作出了安排。



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复工生产,做到疫情防控与企业发展不误、共促进。



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科研人员和生产线操作人员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厂区一片繁忙景象。

据了解,烟台高新区拥有注册企业2200余家,量大面广。

 

从规模来看,33家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复工率超过100%,外贸企业、外资企业、规上批零住餐企业开复工率均达至100%;从企业来看,规上企业和小微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依法通过了相关审批复工复产;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技术密集型企业开复工程序更繁琐、管理更严谨、突发事件率更高,对此,烟台高新区工委管委全面部署加快企业复工复产的工作,通过各类举措缩短开复工准备时间;从复工情况来看,有加急订单要赶、订单多或外贸出口企业较内销企业更急迫复工;孵化器内461家企业全部复工。
 


烟台博源科技材料公司工作人员投入忙碌的工作中
对少数企业还未开复工的申请,烟台高新区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局会继续做好后续的收尾备案工作。

 



在复工复产过程中,不少企业面临物资短缺、劳动力紧张、物流不通畅等困难,烟台高新区工委委员于红绫掷地有声,“企业困难在哪里,我们就服务到哪里。”“企业碰到了困难,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快马加鞭为企业做好服务”!


机关干部扎根企业,协调解决企业面临的生产、防疫问题。
      

烟台高新区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局工作人员对企业在岗值班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烟台高新区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局联手区产业办、区项目办、区八大产业招商中心,50余人组成12个工作小组,深入区内2200余家企业,通过简化企业开复工备案制,企业负责人与分包责任人“双保险”模式,建立分包企业负责人工作群,抽调45名机关干部驻企联络,配备24名外企服务专员,努力把疫情防控和复工服务做到“细胞”里。目前,累计征集并协调解决百余项难题。
 


烟台高新区科经局助力企业解决口罩紧缺问题


这仅仅只是开端,扶持的政策也不少!


    
精准施策“11条”,助力企业渡疫情难关。

烟台高新区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局紧急出台《烟台高新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精准施策“11条”,助力企业渡疫情难关。
 

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减轻了企业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压力,大大提振了企业复工复产的信心!




疫情之下并非全是“危”,同时也蕴含着“机”。

烟台海特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葛亮,带领员工做起了一部分设备转型的动作,即启动了生产口罩机设备的项目,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2台设备的交付。

葛亮有点兴奋地说,公司在自动化设备领域积累了研发设计能力,所以这次疫情也是一次机遇,让他们有机会拓展了新的业务。


在疫情危机中,中小微企积极寻找商机与新的商业模式。 

    烟台海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也已经全员复工,公司总经理张涛介绍,疫情期间,社区电商迎来了发展的契机。该公司通过建立平台,以社区团购、无接触配送等方式,向各社区居民提供便利购物的平台。目前合作的百余家物业公司中,该平台使用率在70%至80%以上。


正式复工后,烟台云都海鹰无人机应用技术有限公司出动无人机防疫小分队,投身志愿服务

相对于旅游、餐饮等服务行业的中小企业,电子科技领域中小企业面临的冲击相对要小一些,尤其是软件服务业领域的中小企业,对线下产品和服务的交付依赖程度不高。总体来看,这些领域的中小企业复工率正在平稳上升。

 

此外,烟台高新区科创公司制定出台了“四条”精准扶持举措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在孵企业的影响。
 


 

2月21日,烟台赛泽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泽检验中心)获得了烟台市卫健委关于病原微生物检测的备案公示,成为烟台市首家可对外提供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


身穿白色防护服“全副武装”的检验人员正加紧对样本进行核酸检验。

为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相关技术人员由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进行了专门的防护技能培训,目前已经上岗,投入到样本检测的工作中。



检测样本下机数据分析


 
  • 2月8日,首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到位,进行设备调试等前期准备工作;
  • 2月12日,首批测试样本在实验室开始进行检测;
  • 2月14日,第一批样本正式开始检测。
 
截至目前,赛泽检验中心已完成三批实验,这批样本大多数来自春节期间在外地,或是根据市政府指定的危险区域和低风险区域,按规定隔离期满后准备复工的人员,来自全国各个省份。此外,3月7日,机构再次承接了多批样本,目前正在检测中。
科技加持,科学防控,高新区孵化器还为战“疫”增添了科技武器。


电子通行证“码”上入园

创业1号、校地合作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等楼宇采用电子通行证“码”上入园,只需扫描门口张贴的二维码录入准确信息进出楼内只需30秒,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安全防范水平。

视频辅助测温系统
烟台高新区各招商部门积极联络区内高科技企业,聚焦疫情防控,研发了“Wi社区”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组成了无人机防疫小分队、开发了视频辅助测温系统,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


运用无人机进行消毒,确保不留死角,科学防控。
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第一线,烟台高新区众多企业汇聚科技之能,通过医疗医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创新研发与应用,为全市输送“高科技力量”,展现了烟台高新区的使命与担当!


 

防控疫情的特殊时期,烟台高新区八大产业招商中心积极应变出新,通过电话、微信对接群等线上对接方式招商,千方百计把疫情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审批服务等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全力打赢这场硬仗的同时,以网络渠道进行海内外招商交流。

区产业发展服务推进中心及时出台《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全区招商工作的通知》,号召各中心创新招商方式、夯实招商基础。各中心深入推行线上招商,全面整合网络资源,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发布招商信息,利用邮件、微信等方式向客户投递最新的招商资料。
 
目前,艾多美、商用飞机钛合金紧固件、齐鲁交通等项目资金已陆续到位;长城集团自主创新基地、中法联合工业创新中心、医影智能科技等在谈项目已基本达成入区意向,其中,一期总投资3亿元的中国长城(山东)自主创新基地项目成功入选烟台市举办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线上签约活动。
 
高端服务业发展推进中心(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对接齐鲁交通,到位资金1.1亿元,同时与宝能集团、长城集团等龙头企业保持联系,密切对接落地方案;海洋新兴发展推进中心摸排疫情中发现外资线索,及时与2家外商取得联系,1家已确定落户,1家外资增资已确定;国际产业合作推进中心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挖掘企业增资扩股意向,同时与江苏恒瑞集团东北分公司初步确定待疫情结束后赴东北三省开展高校招才引智工作方案。医药健康产业推进中心积极寻找GMP车间对接口罩生产商,既是缓解物资紧缺,也是招商引资,两不误;校地合作示范基地与中科院半导体所密切对接落地方案,与滨州医学院-山东医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网络对接已达成入驻意向。

通过电话沟通,快速了解对接的项目的需求。


此外,科技型的中小企业也达成了入户意向。
3月6日,山东衡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线上沟通”,成功达成落户烟台高新区创业1号孵化器的意愿,并在一周内落户到创业1号。
不能走出去,但仍然可以把诚意送出去;不能请进来,仍然可以把商机和项目落下来,烟台高新区正以高效优质的服务打赢疫情阻击战和双招双引攻坚战。

烟台高新区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局帮助企业解决员工返岗问题。
     

烟台高新区政企联手抗疫情共渡难关!
烟台高新区的迅速复工复产,离不开企业的积极配合,更离不开各部门殚精竭虑的筹谋和日以继夜的奔走……正是因为烟台高新区这种良好的政企协同,才能让产业带,和衷共济,共渡难关!

  • 2月8日,首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到位,进行设备调试等前期准备工作;
  • 2月12日,首批测试样本在实验室开始进行检测;
  • 2月14日,第一批样本正式开始检测。
 
截至目前,赛泽检验中心已完成三批实验,这批样本大多数来自春节期间在外地,或是根据市政府指定的危险区域和低风险区域,按规定隔离期满后准备复工的人员,来自全国各个省份。此外,3月7日,机构再次承接了多批样本,目前正在检测中。
 
科技加持,科学防控,高新区孵化器还为战“疫”增添了科技武器。
(责任编辑:中俄网站管理员)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